出版科学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限量、高颜值、工艺复杂……特装书靠什么吸引

虽然特装书风生水起,但王佳睿感觉成为市场主流还有一定难度。

“800本书,两三分钟就抢完了。”小胜如愿抢到了特装版《野蛮大陆》,但也对其火爆感慨不已。“这本学术著作的特装版,竟然有这么多人抢购。”

出于职业习惯,设计师李可不论买什么,都会对产品的外观格外关注。只要好看,她就会果断下单。

刘梦最终将书留了下来,她觉得这展示了书籍设计的另一种可能性。不过,书已经买回来快两年了,刘梦只翻开过两次。“我不是不想读,只是每次打开书,我都担心旁边的绳子会断。”刘梦坦言,阅读是书籍最基本的功能,特装书要在保障阅读体验的基础上,进行设计加工,不可舍本逐末。

上海译文出版社此前推出的《白鲸》特别版,让不少读者感到颇有收藏价值。《白鲸》的环衬采用了湿拓画工艺。湿拓画,也被称为大理石花纹纸艺术,用调配好的油性颜料在水面画出各式图纹,随机拓印在艺术纸上。

“会员喜欢布面,我们会员定制本就是布面精装,四色印刷;会员喜欢中国风,我们会员定制本就是一体化中国风;会员喜欢高质量社科书,我们会员定制本就是社科精品。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满足会员需求,增加会员黏性。同时,通过特装本也能带动普本的宣传和销量。”青柠说。

王佳睿说,优质的设计外观和精美的装帧工艺是特装书最早“圈粉”的原因,因此,特装书一定要以优质的图书设计为基础,同时,它的装帧工艺必须是可以真正实现批量化生产、让普通读者去玩赏品味的。

Iggy是甲骨文特约书口特装设计师,为甲骨文设计了多本特装书,除了《野蛮大陆》,还有《左道》《美第奇家族的兴衰》《空王冠》《十字军》等。

特装本的美感会吸引读者购买吗?

(应受访者要求,除邝芮和王佳睿外,其他均为化名)

读者刘梦某次购书买到了一本装帧设计如“残次品”的图书,正想找店家换货,结果发现这是“特装本”,和她一样产生误会的读者不在少数,不少人因此打了差评。

特装书形成自己的“收藏圈”,爱好者互相交流
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市场部营销青柠表示,其实,他们出版社没有版本意义上的“特装本”,而是依据会员需求与喜好而推出的会员定制本。

从普通化到个性化,特装书开启了图书新属性

邝芮觉得,买书的目的分为实用性和收藏性。近几年,纸质图书精致化和礼品化的属性逐渐增强。出版社和艺术家、设计师合作,推出图书特装本,就是在增强图书的礼品属性和收藏属性,“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来做”。

小胜说:“特装书有一种工艺品的感觉,让我感觉书不仅是用来阅读的,也可以成为一种收藏品。”

和平日里打折优惠的普通版图书相比,特装书的价格会高出一截。但一些出版社每次限量推出的特装书,又炙手可热,频频出现“秒空”的盛况。“特装书”为何开始流行?

2021年7月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尝试会员定制本的特装书,美国学者白德瑞(Bradly W. Reed)的《爪牙: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》便是会员定制本的“开山之作”。该书以《渝城图》为素材,采用布面精装四色印刷、书口喷绘,封面书口无缝对接。会员定制本受到市场的关注,同时还带动了普通本的销量,《爪牙: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》半年印量突破2.5万册。

而在看待读者和书籍形式的关系上,邝芮说,只要人和书能够相遇,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。“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人和书,不把书神圣化,也不要限制书籍的形式”。

特装书,是特殊版本书籍的简称,最显著特点就是精美独特的装帧设计。书口、纸张、装订等,都采用更为讲究、复杂的工艺,显示出超越普通版图书的“艺术感”。

邝芮说,由于《红楼梦》特装本的效果较好,读者希望人文社能够再推出一些特装书,因此有了现在的《山海图:山海经异兽图录》项目。

“首先,它的成本较高,适合的渠道有限,此外,读者‘尝鲜'之后胃口被吊得越来越高。因此,仅凭借特装书一举之力,改变当下图书市场的‘乱象'是不可能的,它只能被看作一次多元分众文化消费的探索。”王佳睿感慨,一本书的核心还是内容,原创优质内容的组织生产是图书出版的生命力所在。

让李可印象最深的是《哈利·波特》的特装本,不仅外观设计复古有趣,书里还有大量插画和魔法道具。李可买了两本,一本自留,一本送给同为“哈迷”的朋友。“《哈利·波特》的电影和书,朋友都看过好多遍。如果只送她一本平装本,和以前看的没什么不同。”李可说,一本精心设计的书,会让送礼者显得更用心。